为何“安逸”的成都人,越来越偏爱成都两联供系统?
为何“安逸”的成都人,越来越偏爱成都两联供系统?
  • 点击量:14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11-07

“在成都,麻将可以输,生活不能输。”这句玩笑话背后,藏着成都人对“安逸”二字的执念。过去,他们靠一锅红汤、一盏盖碗茶抵御湿冷;如今,越来越多的成都人把“舒适”押注在一套看不见的系统上——成都两联供系统。数据显示,2023年成都两联供系统销量同比增长47%,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为什么偏偏是成都?为什么偏偏是现在?


成都两联供系统


一、湿冷+闷热:成都气候的“原罪”

成都的冬天,不是北方那种干冷,而是钻到骨头里的“魔法攻击”——平均湿度80%,体感温度比实际低3℃。传统空调制热时,热风直吹脸、脚还是冰;地暖+中央空调方案又意味着两套系统、双倍维护。
夏天则像闷在蒸笼里,空调开26℃嫌热、25℃嫌冷,老人孩子还容易感冒。成都两联供系统用一套水系统“夏天走冷水、冬天走热水”,风盘出风柔和,地板辐射调温,把“冰火两重天”变成了“四季如春”。

二、消费观念升级:从“将就”到“讲究”

成都人擅长把日子过成段子,也擅长把段子过成日子。当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/年,他们不再满足于“有得住”,而要“住得好”。
• 90后新成都人小林,在麓湖生态城买了143㎡大平层,装修预算里单列12万给成都两联供系统:“我宁愿少买一只LV,也要让娃娃光脚在地上跑。”
• 退休教师王阿姨,把市中心老房翻新,拆掉用了20年的壁挂炉,换上成都两联供系统:“以前开地暖像烧钞票,现在一个月电费不到600块,麻将打得都更安心。”

三、政策与经济的“双推手”

1. 气改电:2022年成都出台《清洁能源替代方案》,新建住宅集中供热鼓励“电代气”,两联供主机直接享受峰谷电价优惠,夜间一度电0.28元。

2. 精装房标准:天府新区、高新南等热门板块,开发商把成都两联供系统写进精装配置,从“选配”变“标配”。

3. 技术降本:国产变频压缩机、不锈钢板式换热器规模化后,成都两联供系统初投资从2018年的450元/㎡降到2023年的280元/㎡,门槛被彻底打穿。

四、市场“破圈”:从别墅到刚需

过去,成都两联供系统是麓山国际、蔚蓝卡地亚的别墅专属;如今,它开始出现在华润二十四城、招商中央华城等改善盘,甚至部分人才公寓。
• 户型适配:65㎡小户型也能做超薄风盘+快装地暖模块,一套系统最小做到3匹主机。
• 安装革命:模块化集成泵站、快易连接工艺,把传统7天的安装周期压缩到48小时,减少邻里投诉。
• 服务下沉:成都本地暖通公司从2018年的32家激增到2023年的158家,竞争倒逼售后响应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4小时。

五、未来:成都两联供系统的“巴适”终局
当成都人讨论成都两联供系统时,他们其实在讨论一种“不被天气打扰”的生活权利:
• 冬天,穿一件单衣在地板上练瑜伽;
• 夏天,在书房写书法不出汗;
• 梅雨季,地下室不再长蘑菇。

正如一位本地KOL在视频里说的:“成都两联供系统不是奢侈品,是这座城市的‘新刚需’——它让安逸,从口头禅变成了24小时的真实体感。”

也许,这就是成都两联供系统崛起的终极答案:当技术遇上“巴适”,市场自然就有了温度。